在養豬生產中,母豬、仔豬缺鈣是常見的一種代謝類疾病。在正常的豬體內,鈣約占體重1.5%~2.2%。其中99%的鈣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骨和牙齒當中,其余分布于體液和軟組織中,以溶解狀態存在。那么豬缺鈣怎么補?教你用飼料級甲酸鈣省錢又有效。
一、豬缺鈣的癥狀
豬缺鈣以前是一種常見的代謝類疾病,缺鈣的豬體溫一般不高,但會導致豬站立不穩,后期精神差,嚴重的呈昏睡狀態,缺鈣還會導致后軀對疼痛的刺激不敏感,采食和飲水下降。
但是從豬預混料問世以來,鈣磷的比例都是按照不同的豬的生長階段配好的,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的添加也很充足,只要是按照推薦配方比例去配比,一般不會大面積發生鈣含量不夠,或者鈣磷比例不調而導致的缺鈣以及缺乏維生素D而導致的缺鈣。
二、豬缺鈣的原因
但實際情況是:在飼料中的鈣含量充足的情況下,缺鈣仍然時有發生。怎么回事呢?下面我們簡單了解鈣在豬體內的代謝。
豬體內的鈣一般是由飼料提供。飼料中的鈣大多數為復合鈣,必須轉變為游離鈣離子,才能被腸道吸收。當腸道內PH值小于6時,有利于鈣離子的釋放。飼料中鈣磷比值一般為2.1∶1,過高的磷含量會導致腸道對鈣的吸收能力降低。
患了腎病的豬由于鈣流失多會導致豬缺鈣;消化道存在疾病時,會由于消化道PH偏高或腸道本身的問題導致豬缺鈣;母豬日糧中鈣磷不足時,母豬產仔前后就會動用骨骼中的鈣和磷,時間一長,就會導致母豬體內鈣磷缺乏;這些情況需要分別采取針對性的治療。
三、豬缺鈣的預防
要想解決豬缺鈣的情況,先要明白什么原因導致了豬缺鈣。如果是飼料中鈣含量偏低導致豬缺鈣,應設法增加飼料中的鈣含量。如果飼料中的鈣含量充足,則考慮豬缺鈣是否是飼料中鈣磷比例失調。如果豬長期不見陽光,可能會有缺乏維生素D的問題,應注意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D避免豬缺鈣。
飼料級甲酸鈣主產品甲酸為原料的生產方法,雜質含量少,質量穩定,與碳酸鈣合成生產的甲酸鈣質量上更上一個臺階。
用在飼料中的甲酸鈣還有個關鍵的成分是鈣含量,一般的標準是≥30%的。傳統動物補鈣就是采用石粉,雖然也能起到補鈣作用,但是,長期使用添加石粉會影響畜禽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,甚至形成炎癥,導致腸道大量胃酸會被中和,間接造成乳仔豬腹瀉,嚴重會產生結石。
飼料級甲酸鈣作為一種新型的動物飼料添加劑,與以往飼料中用的鈣源不同,在動物體內溶解的過程中不需要胃酸的參與,吸收率優于以往的,可以用于胃腸道功能發育不完善的幼畜,一般可實現甲酸鈣與石粉的替代。
要想飼料甲酸鈣在動物體內發揮好作用,還是要從生產原料的關鍵處考慮,在使用甲酸鈣的時候,不同的用途還會著重考慮別的因素。飼料級的甲酸鈣更多的會考慮其中的重金屬含量、水溶性等問題,達到省錢又有效的補鈣方式。